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玻璃肇造史刍议

来源:硅酸盐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山西大学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一期玻璃肇造史刍议*田涛玻璃,就其化学成分和物质结构来说,是硅酸盐溶于过量二氧化硅的固态溶液。二氧化硅SiO,通常称为“石英”,化学上又叫“硅酐

山西大学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一期玻璃肇造史刍议*田涛玻璃,就其化学成分和物质结构来说,是硅酸盐溶于过量二氧化硅的固态溶液。二氧化硅SiO,通常称为“石英”,化学上又叫“硅酐”——意为缩去水的硅酸,有些书上直接称之为“硅酸”。此物很普遍,既是构成玻璃的主体,又是构成地壳的主体。任一地方的石、砂、土中都含有硅酐,含量较少的不说,;单说以硅酐为基本成分的(通称“石英原料”)就有好多种,例如:属于水成岩的砂岩,属于变质岩的石英岩,属于火成岩或从火成岩中分解出来的砾石、部分玉石和石英砂等等。石英砂又叫硅砂,常见于河岸、海滨和沙漠中。现今最常用于玻璃制造的是砂岩和硅砂。制造玻璃的首要原料既是如此丰富而又普遍,这就为古代人们及早创立玻璃业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那么,古人是怎样想到制造玻璃,怎么发现各种石英原料配上另一些原料可以制成玻璃?这从“生活、实践的观点”可作出合情合理的解说。在原始时代的聚落遗址里,考古工作者常常发掘出一些彩石,例如晶莹明亮、五颜六色的黑曜石、水晶、玛瑙,碧玉等等。这说明原始人类非常喜爱色泽鲜艳而又有些透S性的石块。他们用这些彩石做成装饰晶,也可以做成刀,剑等生产工具。我国古籍曾说到黄帝的“玄珠”①,颛顼的“玉器”②,虞舜的“白环及块”⑧,大禹的“玉斗”和“玄珪,/④等等,称之为“古帝王宝”⑤,甚或说它是“玉山之神西王母”所献,或竟是“天赐”⑥。——这类传说也证实了原始人类对彩石的喜爱和珍视。所谓“宝石。、“宝玉”和“珠宝”等等名称便渊源于此。人们对天然宝石的向往,是促使玻璃诞生的一大动力。自然界的“宝石”毕竟是稀少的,在形状,大小,色泽等方面又往往有些缺陷,远不能满足人们做装饰品和用具的需要。于是产生了用某些常见的材料来仿造“宝石”,或制造宝石般物品的念头。这是制造玻璃的原始动机。有了这个念头,就会在生活实践和生产实践中注意有关事物。比如,在阳光下闪闪灼灼的石英砂(特别是质地纯净的白砂),便引人朦朦胧胧地想到可否用砂仿造“宝石”的问题。人们便经常留意着砂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在特定条件下,无意间把砂烧成“宝石”的事情,必然会一触即发地使某些有心人学会造玻璃。下面两个历史上传说的故事便反映了这种看来是偶然,其实有必然性的情况;;。本文承山西大学历史系李裕民副教授指导,提出不少宝贵意见,特致谢意。①《庄子·天地篇》。②⑤《太平御览》卷756引《车频秦书》。③④⑥《帝王世纪辑存》(中华书局)。·94·公元一世纪时,罗马帝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和历史学家普林尼编写的《自然史》一书中有一个被后人视为玻璃起源的故事。大意说,很久以前,腓尼基商人沿地中海运输在非洲开采的天然苏打。有一天来到俾留斯河口的沿海砂滩—匕,在那里过夜。烧饭的时候,因为茫茫砂滩上找不到石头,便用大块苏打支锅。饭后,他们在灰烬里发现一块奇妙的东西,硬的像石头,透明如水晶,还能对着太阳点火。——这是一块玻璃⑦。对于这个故事的可靠性,曾有人以现场实验作了否定⑧;但仍有玻璃专家肯定它“绝无荒谬之处”⑨。拙意以为现场实验者没能烧出玻璃固然是事实,但古人偶然在有利的条件下在那里烧出玻璃也是可能的。所谓有利条件,就是海风持续助燃,烧火时间长久,以致火力超过通常烧饭的温度,达到了足以使硅砂在苏打和灰烬助熔下发生熔化的温度。我国有的书上还讲了另一个故事。据说古代埃及人从砂中提取黄金时,加了苏打作助熔剂,意外地发现了苏打与砂粒熔成了玻璃⑩。这个故事似乎违背了砂中淘金不用火的常规,令人疑为无稽之谈。不过,埃及炼取黄金的历史倒是与玻璃制造史同样悠久。有资料证明埃及早在公元前三千五百年制造的容器上带着金丝钩环⑩,而埃及出土玻璃中最古老者亦系公元前三千五百年制造@。无论如何,在具备了一定的高温技术条件时,早已有志于仿造“宝石”出劳动人民在各种偶然事件启发下,最后发现了用砂、苏打(硷)或灰烬制造玻璃的办法,是可能的。此外,我国古代方士(金丹家)常年累月在深山中试验着搭配种种矿石和药物以炼“仙丹”和黄金时,偶然炼出玻璃也是可能的。当今世界上广为流传的是玻璃起源于陶瓷釉的学说。这种说法也是以石英砂为原料说起的。考古界大都认为制陶业开始于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各地新石器时代的具体年代是不一致的。就我国已掘出的陶器说,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出土的为最早,据碳14放射性测验,当在距今8575±235年或±240年。从这些不完全可靠的数字可大体看出我国已经有了八、九千年的制陶史。当初烧制的陶器是粗糙的,盛了水便渐渐往外渗出。人们很想加以改进,想把陶器做得光滑漂亮而又不渗水。他们发现陶器表面往往会自行出现平滑,光亮的斑点,这就引起了注意。他们想查明亮斑的来历,以便设法扩增亮斑的面积,使其布满陶器表面。他们怀着这个想法仔细观察焙烧前后的情况,终于发现粘土坯子误沾了砂与灰烬(这对埃及尼罗河岸、中国黄河岸和其他河边、海岸的制陶业是常有之事),放到火上烧的时候,砂灰混合物就熔化在陶坯上,待把陶器取出,熔化物便冷却成亮斑。后来陶工就有意识地在坯子表面全都撒上砂子和灰烬,或涂上砂灰混合浆,经烧熔和冷却,使得到明⑦《玻璃》(商务印书馆),《玻璃的秘密》(中国青年出版社),Grekao,I/IaaBoAHcccp,1959。⑧《玻璃的秘密》(原为苏联1941年$'年一再出版的通俗读物。在我国除有中国青年出版社译本外,另有三联书店和天下出版社的译本)。;;⑨苏联玻璃专家卡恰洛夫院!士在C,eRJiO(见注⑦)第一章中作的判断。⑩丁绪贤《化学史通考》(商务印书馆)。:⑩~aMauI—I.K.Pa3BHTHeTexHHEHBOAOHeHHHMeT~MOB,Haa—BOAHcccp,1963。@C,exJIoⅡcJ(1HeB耳pea9e贞PyCCa,I/Ia~soAHBccp,1956。(弓1语和资料出自该书前言和第一章各·lJ)。;.95.光光的一层釉子。从此有了釉陶。一般说来,是在新石器时代末朝至金石并用时代开始制造釉陶。我国釉陶始见于南方的印纹陶文化中,时代大都相当于夏商之时。北方的釉陶以郑州二里岗文化遗址出土者为最早,是商代中期产品。出土文物表明:早期“施釉不匀,往往凝聚成小块”⑩。这种“小块”晶莹明亮,其实就是玻璃块。它启发制陶人最后领悟到仿造珠玉的办法,即把釉药(砂、灰混合物)集中在坩埚里单独烧化、冷却,制成玻璃。我国石家庄出土的“料环”(玻璃环)便是把“料药。(釉料,釉药)集中烧成的@。古籍记有“隋侯以药作珠,精耀如真”⑩,可见“隋侯珠”便是用釉药烧成;的玻璃珠。《博物要览》所说“宝石有伪者,用料药烧成”即指用釉药烧成的玻璃(伪宝石)而言。从一点亮斑,到全面施釉,再到整体造玻璃,是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摸索、实践过程。最先提出源釉说的是英国一批“埃及学”家。他们的根据是埃及远古先有带釉器物,后有玻璃,而釉和玻璃的化学成分完全相同。所谓“埃及瓷”(与通常说的瓷器不同)的釉显然是一层玻璃壳⑩。由此出发,人们把玻璃如何起源于釉的过程设想得越来越具体,即如上所述。埃及、腓尼基和西亚两河流域的早期玻璃业和釉陶业都以硅砂为主料,我国也曾用釉药造玻璃,这都是源釉说的证据。但是,片面强调“玻璃制造技术与造釉技术相距不远”,认定后者必能演变出前者的人们早就遇到一个“最奇怪”的问题:为什么远古印度在五千年前掌握造釉技术之后,隔了两千多年还没有发展出玻璃业⑩?;这不能不使我们怀疑适用于埃及等地的源釉说未必适用于印度等地。·“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所能应用的范围以外去,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⑩。不少人把源釉说当作玻璃起源问题的唯一正确伪学说,认为它普遍适用于世界各地,这就有点。过火”了。要知道造釉未必用砂,不用砂的造釉法是不能演变出玻璃的,还要看到另有几种事物比用砂造釉更能引导人们制造玻璃。先从釉的起源——自然釉“亮疆,,说起。无需硅砂参加,照样能形成斑斑点点的自然釉,照样能配成釉药。诚如一位日本学者所说:制陶业“在开始时,都是素烧。而在窑里烧的时候,灰自然散落下来,造成自然釉,从此以后就想到进一步上釉”⑩。我国学者也曾讲到“窑灰的自然降落积在坯体上而化合成釉”;进一步发展为“故意多挂灰”和邱挂以灰浆而成釉”@。明末著名的科技全书《天工开物》具体列出配方的五种釉药仍属这类不用硅砂的釉药,即:一、“蕨兰草”细灰掺“红土泥水”。二、“小港嘴泥浆,,掺“桃竹叶灰”。三、“松毛水调泥浆”。四、“无名异”(土钴矿)和“棕⑩《考古》,1973~第一期19页。@《考古学报》,1957年第一期91页。—⑩王充;《论衡·率性篇》。⑩详见CTexⅡO第二章3ap02qCⅡe刀HeCTeROIIe丑Kst。⑩同@。⑩哎列宁全集》第四卷第217]~o·⑩《天工开物研究论文集。中国的制陶技术》(商务印书馆)。@《中国古陶瓷科学浅说》(轻工业出版社)。·96臂榈毛”等煎汁。五、“赭石、松香、蒲草”(其中赭石是红褐色矿物染料,主要成分是含水钼矿,含有氧化铁)。这些配方中植物类的物质及其灰烬中都含有硷硝之类的助熔剂,能促使釉药本身和陶瓷坯表层熔融成釉。古代弄不清造釉过程中发生了哪些物理化学变化,人们只是从直接经验一步步发展着这样的造釉技术。既然不用砂和其他石英原料,当然也就无从联想出用石英原料造玻璃。尽管灰烬、泥浆和陶瓷坯中都或多或少含有二氧化硅,而二氧化硅是形成釉的主要物质;但古人不能识破这个化学本质,更想不到另有硅砂等含有如此成分可用于造玻璃。总之,这类造釉法不可能演变出玻璃制造,多种造釉技术中只有熔砂法才能导致玻璃业。再说,比制造玻璃更为古老的冶金业比制陶业更能孕育出玻璃制造。因为金属炼渣比釉更能启发人们创制玻璃。宋代蔡绦撰《铁围山丛谈》曾说到某块拳头般大小、未成器形的玻璃好像一块铁渣(“玻璃母若今之铁滓,块大小犹儿拳……”)。现代外国书上也说:“有足够理由判断玻璃的发明必须与开始冶炼金属并得到炼渣联系着”@。笔者也认为金属炼渣是玻璃起源之一。因为,无论就外观形状和化学本质来说,炼渣都是质量不高的玻璃。各种金属矿石的炼渣具有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的透明度,很像某些玉石。它们必然吸弓I着古代喜爱玉石并想仿造的人们(包括许多采矿冶金的工匠在内)。这些工匠在生产实践中得知金属矿石所含金属量多寡不一,有“贫”有“富”。冶炼贫矿(例如贫铜矿、贫铅矿,贫铁矿)所得金属不多,却得到大量炼渣。有时简直炼不山金属,矿石几乎全都变成了炼渣。这样,他们逐渐知道了对于金属来说是“杂质”的东西(以二氧化硅为主),恰是另一些矿石(砂岩、石英岩,砾石等等)的主要成分,后者(石英类矿石)恰可作为专门造“渣”的原料。同时,他们在冶金实践中也看出了在什么情况下出现透明度较高的渣,因而知道采用低熔点矿石促使石英类矿石变成比一般金属渣更透明的东西。总之,人们在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入认识金属矿石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认识了各种石英类矿石,在积累冶金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了炼渣知识;从而创立了专门开采石英类矿石,配用具有助熔作用的其他矿石来制造玻璃的新的生产部门——我国古籍所说“消炼五石”@,“销冶石汁”⑩,“采矿山中”⑩以造玻璃的事业就是这样在冶金业发展过程中孕育出来的。这种炼石法玻璃业只能起源于炼渣,不可能起源于釉。无论用砂或用灰造釉的实践都不足以启发不懂化学分析的古人用石头造玻璃。,因为世界各地都有金属矿石和非金属矿石,所以上面设想的孕育过程本是普遍存在的。只是//孕育”的快慢,“分娩”的迟早,或因故“流产”,或产后“夭折”等等具体情况因地而异,要作具体分析。在我国,原始人类早在烧篝火烤野物的时代便会发现火堆下的锡石熔化外流,对低熔点金属锡的认识是很早的。后来,约在五千年前发现和使用天然铜,进入“红铜时@CTel(JIOⅡe刀11eB丑peBHe珏PyccH,H3厦—BOAHBCCP,1956。(弓I语和资料出自该书前言和第一章各节)。@王充《论街》小的《乱龙篇》和《率性篇》。*颜师古注《汉书·西域传》和李时珍X本水纲目》卷九。⑩《魏书·丙域传·大月氏》。.97·代”。“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已属“青铜时代”。有了青铜(锕锡合金)冶炼业,时在距今四千六百年前,即公元前二十七世纪。现知最早的炼铅业出现于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纣王寸;东汉显然有炼铅业存在。关于冶炼钢铁,外国:芒者大概是根据《禹贡》的记载,并按照天文学上岁差规律来算定汜有某些天文现象的《尧典》和《禹贡》两项古代资料的年代,从而认为中国在公元的二十三、四世纪便已认识了铁,开始冶炼钢铁⑩。这个见解未必错误@。但照我国学者说,“铁的发现约在商代”,“西周可能已出现冶铁业”@。东周肯定有冶铁业,汉代冶铁业有显著发展。晋代可能已会炼钼⑩(此有疑议⑩),炼制黄铜(铜锌合金)开始:r汉代或南北朝;明代大量炼锌……。在我国如此漫长的冶金史上曾不止一次诞生出炼石法玻璃业。我国关于玻璃制造的最古老的传说是女娲“消炼五石”,以仿造“玉石之类”适于“补苍天”@。这个传说,约出现在共工氏与颛项或喾争夺帝位之后,即在夏代以前若干年已经能够冶炼锡、铜及其合金青铜,并可能有冶铁业的时候。后经夏、商、周、秦诸朝,冶炼矿石以造玻璃之事有没有发展,延存,尚难确知。到汉代又出观了“消炼五石”以铸“阳燧”(玻璃透镜o《辞海·阳燧》条引高诱、崔豹的注释,认为阳燧是金属制品,未必正确o)的记载@,这若;7;是承前发展而来,便是第二次孕育诞生。“由于方士故作神奇,说是要五月丙午日午时铸造才能有效,所以熔炼法流传不广,制玻璃业不能发展”⑩,而且很快就失传了,以致南北朝时代的北魏不得不向大月氏人学习“铸石为五色琉璃”的技术。(外国著作大都把这里的“琉璃”明确译为“玻璃”,例如俄文中的CTeEJIO和英文中的G1ass)同时代的南朝宋也不得不向大秦国的玻璃师傅学习“用石头烧制成玻璃的技术”@。隋代“中国久绝琉璃之作”@,可见唐代颜师古至明代李时珍@郦道元《水经注》。@据《化学史通考》说,英人EdwardThorpe著《化学史》讲到中国在公元前2220年已知钢之制法。另外,莫斯科1962年出版的《技术史》(HcropaayeXHHRH)第3l页说“小国在公元前2357年已经知铁,,(BKHTae:m:eJIe3061ai,110H3BCCTHOy—liteB2357p.ⅡOⅡ.8.),第731页又说“公元前2357年——中国炼铁”(2357T.ⅡOH.8.——BHnJIaBl(aroe.usaBKnTae)。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学》说到《书经·尧典》中有天文资料,据天文现象的岁差规律可算出这项古代资料的年代,坚决认为应当是公元前2357年。⑩我国在公元前二十三、四世纪能否炼铁甚或炼钢,要看当时能否取得1200度甚或1500度的高温。我国学者都认为不能。但从奥国陶瓷化学家梅耶斯堡关于仰韶时代已用1300—1400度烧制彩陶的推断(转见于《燃烧》,科普出版社,1957/来看,尧舜禹时代完全有可能出现铁钢冶炼业。我国领土辽阔,各地高温技术史参差不齐,既不可认为四五千年前到处掌握了一千几百度的高温,又不可认为任何地方也不能掌握如此高温。上引苏联、英国和奥国诸位科技史专家和科学家的不谋而合的科学论断是值得我们注意的。⑩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人民出版社)。⑩《江苏宜兴晋墓发掘报告》,载于《考古学报》1957年第4期。⑩夏鼐:《晋周处墓出土趵金属带饰的重新鉴定》,载于《考古》1972年第4期。钞《楚辞·天问》、《列子·汤问》、《淮南子·览冥训》,《淮南子·天问训》、《刚滔·用语》韦昭注和《论街.顺鼓箱》都谈及此事。本文引语小自《沦街·谈天篇》。@《论衡》中的《乱龙篇》和《率性篇》。⑩莅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洋见《大秦国全录》(商务印;{5馆版筇65—98贝)。⑩《隋书·何稠{专》。·98.所说“销冶石汁”以造“琉璃”⑩的技术并非外来技术的继续,而是我国采矿冶金工匠又一次独创出来的。我国古代玻璃业发展不顺利,一再中断,大致有四个原因,—,、宫庭作坊的技术垄断。二、历代儒家轻技术,历代法家贱珠玉。三、国外玻璃的输入和崇洋心理作祟。四、造瓷业的存在使人们不迫切需要玻璃;瓷业主人更设法排斥玻璃业。好在冶金业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故能广泛存在和持续发展。每当炼石法玻璃业中断之后,冶金业还能从新把它孕育诞生出来。从南北朝曾向“大月氏”和“大秦”学习炼石制造玻璃来看,国外某些地方在古代也有这项起源于炼渣的技术。据外国学者研究,印度塔克西出土的古代玻璃“不同于埃及、亚述、巴比伦和罗马”用砂造的玻璃,“可能是印度当地独力发明玻璃”⑩。再从印度玻璃业(约出现于元前五世纪)与当地造釉技术(出现于元前三十世纪以前)相距遥远等史实来看,可推测印度远古造釉不用砂,共玻璃起源于炼渣。至于欧洲和另一些国家,是在冶金业尚未来得及把炼石法玻璃业诞生出来(或生而复灭)的时候,就有埃及等地熔砂法玻璃业传入(对欧洲说是开始于公元到来前夕),刁:是造成炼石法玻璃业的流产。当然,那些地方的玻璃业后来也采用或掺用了矿石,究其来历不外乎中印炼石法直接间接地传入,或因当地冶金业的启发和演变。与普通炼石法玻璃业的起源和用料俱不相同的,是我国古籍上有记载的铸玉法玻璃业。最早的记载见于《穆天子传》。曾有人说该书是伪书或小说故事,不是可靠史料。岑仲勉先生早已作了有力的驳斥匈。该书告诉我们:公元前956年开始执政的周穆王曾远征到“黑水”之滨(今新疆境内叶尔羌河一带),登上“采石之山,取采石焉”,令人“铸以为器”。晋代郭璞解释说:“今外国人所铸作器者亦皆石类也,按此所言,殆今药玉、药琉璃之类”。明代《杨慎外集》说:“采石即彩石也。采石山疑即今宝山宝井,今其地产宝石,其品有红喇、紫喇、软红、硬红、洒黄、祖母绿”。可见《穆天子传》所说的就是某些宝石熔铸玻璃器。事实上,形形色色的宝石之中确有许多东西以硅酐SiO:或硅酸盐为基本成分,故能经过熔化和迅速冷却而形成玻璃。例如各种水晶、玛瑙、玉髓和蛋白石的基本成分是硅酐,各种云母基本是硅酸钾铝;电气石——钠、镁、铁、钼等的复式硅酸盐,橄榄石——氧化镁的硅酸盐;红柱石——硅酸铝;石榴石——钙铁镁锰铬钛等的硅酸盐;绿帘石——钙铝硅酸盐;蛇纹石——镁的含水硅酸盐;黑曜石本身就是火山喷出的天然玻璃。杨慎说的“红喇,紫喇”应是红色、紫色的喇子。“喇子”是什么?诸说不一,有的说是电气石。“软红、硬红”应是含有杂质而呈红色的软玉(钙镁硅酸盐)和硬玉(钠铝硅酸盐)。“祖母绿”是铍镁硅酸盐。“酒黄”是—-种黄玉,基本上是氧化铝的硅酸盐。总霱CTeKJI:C,II}!eB·农主三:号yCCH~’嚣尝主号HBCCP,1956。‘引语和资料出自该书前言和第一章各节)。⑩岑仲勉《中外史地考证》(中华书局)。.99.之,“釆石山”上的那些“采石”的确都能熔铸成玻璃品,《穆天子传》的这则记载和后人注解都经得起今天的科学分析。铸玉法玻璃业不同于早期其他玻璃业的特点在于:它不是要仿造玉石,而是改变玉石的加工方法,即从原先的机械加工(雕琢)改为火力加工。当时不知道改用火力加工后,玉石(除黑曜石外)的物质结构发生了变化一一由固体变成了玻璃体(固态液体)。古人视为珍宝的石英类玉石和古人视同寻常的石英砂及石英岩一旦经过火力加工就成了相同的东西。古人无疑会把铸玉而成的玻璃晶仍旧当作珠玉品。既然如此,用其他材料其他方法制造的玻璃晶混入珠玉之中也就无法识别真伪了。这就是为什么我国长期把玻璃与珠玉混为一谈,甚至明确的把人造玻璃归入珠玉类的原因之一。铸玉法的出现是和雕琢玉器的艰难性分不开的,也是和冶铸)眨的启发分不开的。许多玉石都是坚硬难雕的。有“玉妖”之称的金刚石是世界上最硬的东西(硬度定为10),刚玉(硬度为9),黄玉(8)和水晶(?)的硬度也都超过玻璃(其硬度在6—7之间)。今天科学界说的“硬玉”(6.5—7)和“软玉”(5.5—6)的硬度都超过金属(例如铜的硬度为3,金银铁都比铜更软)。所以,雕琢玉石要消耗许多工力和时间,相当艰苦。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提到原始社会“制作玉或玛瑙的块、璜、璧、管,珠,镯、坠等装饰品”时,说是“有-些专门人员,花费了大量的时日”才制作出来。同书谈到商代“用玉雕琢成各种礼器,如圭、璋、壁、琮之类”,又发出“不知耗去了多少玉工的心血和精力”的感慨。正因为这样,当金属冶铸业出现后,苦于雕琢的玉匠便想用冶铸法以代之,终于通过大量试验把熔铸玉器的玻璃业建立起来。制造玉器的型铸法与雕琢法相比,不仅节省工力,还节省了玉石材料(避免了雕琢碎屑的浪费),在多数情况下又提高了质量(色玻璃比一般玉石更透明艳丽)。后来,铸玉法发展为熔玉而不型铸的玻璃制造。例如《七修类稿》所说“料丝灯”便是用玛瑙和紫石英(一种水晶)等玉石熔成玻璃液,缫成玻璃丝,织成玻璃布而做成的⑩。试验和发展熔铸玉石的过程无疑是复杂的,牵涉到各种玉石的成分不同、熔点不同、外观和熔铸效果不同。不可认为所有玉石都适于熔铸,不可认为技术条件不同的任何时代都能试熔成功,不可认为单纯熔铸玉石而不附加别的材料。除了熔砂、炼石和铸玉可造玻璃外,我国还曾在长期造瓷过程中酝酿出烧瓷法玻璃业。商周时代已造出原始青瓷。发展到唐代,昌南镇(景德镇)制造了堪称“假玉器”@的瓷器,同时期越窑造的青瓷亦因半透明而被文人形容为“似玉”和“玉花”@。明代永乐窑造的细薄瓷器具有更高的透明度,“隔着瓷片能够映见手指的螺纹”⑩。这些瓷⑩郎瑛撰《七修类稿》:“料丝灯出于滇南……用玛瑙、紫石英诸药捣为屑,煮腐为粉丝……凝而后缫之为丝,织如绢状,上绘人物山水,极晶莹可爱,价亦珍贵。盖以煮料成丝,故谓之料丝”。(转引自陈元龙辑《格致镜原》)。⑩出于《浮梁县志》,转引自《中国通史简编》。⑩引自《中国的瓷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⑩引自《明代瓷器工艺》(朝花美术出版社)。少100·器之所以能够相当透明,是由于瓷胎经过高温而山现了棚当程度的玻璃化。外国有书称之为“米玻璃”@。就其玻璃化程度和透明度来说,并不低于主要用“粳米土”和“糯米土”⑩等优质瓷土制造的细瓷,更不低于埃及的早期玻璃。因为,后者约在1000℃的火力下烧成,石英砂并未完全玻璃化,又往往夹有完全没有玻璃化的原料。我国天然存在着世界上最好的瓷土,又在外国人不知瓷器为何物之前的一千多年就开始造瓷,随着技术的发展,越造越透明。这就是我国造瓷史上必然会出现用瓷造玻璃的原因所在。由粗瓷到细瓷再到玻璃,完全符合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隋书·何稠传》说何稠“以绿瓷为琉璃”,“与真不异”。所说“琉璃”是指琉璃瓦件还是指玻璃?我国曾有人肯定何稠用绿瓷造玻璃,然后才有琉璃瓦件⑩。又有人说“何稠曾亲到江西景德镇采取绿瓷原料,以为制造琉璃之用⑩。日本有人说何稠在景德镇“设立了‘琉璃厂’,在这儿开始制造玻璃球和金刚石”@。这段引文虽有排印错误和翻译欠妥之处,还是看得出原意:何稠在景德镇设厂制造有色玻璃珠(琉璃球)和金刚石般无色透明玻璃。再从科学技术角度考察,用绿瓷造玻璃的确是办得到的。“真瓷器出现于隋唐”⑩的说法证明隋唐时代有了像今天这样的瓷器。“绿瓷”应是后来说的“青瓷”。据周仁1958年对清代六件瓷器的分析,瓷胎中都含有将近?0%的二氧化硅⑩,今天平板玻璃的主要成分正是70%左右的二氧化硅。何稠既是隋代人又是唐代人。景德镇出土“唐代瓷器的烧成温度为1150℃一1200℃”⑧。以这样的温度完全能够烧制玻璃。何况何稠“改造了烧瓷技法”@,有可能加添助熔剂和提高温度。不管具体情况如何,断无理由否定他能用绿瓷造玻璃。继隋之后,唐宋瓷窑内烧制了越来越丰富的玻璃品,河南密县出土的“百余枚如鸡卵状的玻璃器”⑩便是一例。元明时期北京的“琉璃窑厂”也可能同时生产琉璃瓦件和玻璃@。如前所说,玻璃的起源不限于釉,有的釉还是起源于玻璃。据《琉璃窑轶闻》⑩说:何稠用绿瓷造玻璃之后,玻璃“流传渐广,遂施之瓦面,代刷色、涂朱、髹漆、夹绅诸法”,这才有了带釉瓦件,即琉璃瓦件。还有人甚至笼统说:“釉药的发明和琉璃(指有色玻璃)……有关”⑩。这样一概而论当然不对。正确的见解应该是:釉和玻璃两者间的演变关系不是单方向的,因时因地而有顺逆。诚如恩格斯所说,“在此时此地是结果,在彼时彼地就成了原因”。如果没有这个正确的思想观点,迷信源釉说的人会断定玻璃的造成必发生在造釉之后(例如我国夏商时代才出现釉陶,在此以前不可能造玻⑩“P~couoeCTeRJIO”,见于莫斯科1958年出版的《玻璃河》(CTexⅡqgnaHpexa)第667。⑩宋应星:《天工开物》。⑩@《琉璃窑软闻》,载于1932年9月出版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三期。⑩@《景德镇陶瓷史稿》(三联书店)。⑩《天工开物研究论文集·中国的制陶技术》(商务印书馆)。⑩⑩@《中国化学史稿(古代之部)》(科学出版社)。⑩《文物》1972年第工期。@《琉璃厂史话》(三联书店)。⑩《中国瓷器史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101.璃);片面强调釉药来自玻璃的人又会断定釉陶业必发生在玻璁制造之后。这两种倾向都会阻碍技术史的探索。现在要着重纠偏的是对源釉说的迷信。因为至今无人全面论述玻璃的多种起源,倒是片面宣扬源釉说者不乏其人⑨。为什么会把釉说成玻璃的唯一起源而到处传播不息?主要因为欧洲玻璃业来自埃及,把欧洲视为世界代表或世界中心的人们因此认为世界玻璃业诞生在埃及,起源于釉。后来他们虽也看到腓尼基和巴比伦等地独创玻璃业,可这些地方也和埃及一样用砂制造釉和玻璃。故在“一·个诞生地”的说法破产之后,反而加强了“一个起源”的信念,认为任何地方独创玻璃业无不起源于用砂造釉。由于先入为主,他们不能清醒地考察我国、印度和中亚等地的玻璃史,因而不能发现玻璃还有别的起源,以至个别学者提出的源渣说也没有得到重视。苏联是一个欧洲国家,从权威专家的巨著到少年学生阅谈的小册子一直在夸大宣扬源釉说;英国名著《历史上的科:举》同样重复源釉说。李约瑟博士是英国著名的学者,他长期从事我国自然科学史的研究,用毕生心血撰写了七卷二十一册,约八百多万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他的成绩是巨大的,我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决定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一等奖,以表彰他的贡献,是完全应当的⑩。但在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谈到我国创造玻璃时,亦未曾恰当论述中国玻璃的起源,倒是坚持说玻璃无疑是腓尼基人发明的。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诸如此类的外国著作通过国际文化交流而日益扩大和加强了源釉说的影响。但是,把我们上面说的种种情况综合起来,则能突破源釉说的局限,对玻璃起源问题取得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即:玻璃业是在占人喜爱宝石而世界各地都有仿造宝石所需石英原料的基础上,通过某种因素的启发而制造起来的。所谓“某种因素”,就是无意间造出玻璃的偶然事件,或釉,或炼渣,或冶铸法,或瓷器的日趋透明。偶然事件固然有可能使少数当事者恍然大悟,但总不如常见因素刑·大家的潜移默化和逐渐演变来的可靠。瓷在古代是中国特有的常见因素,从烧瓷法启发人们制造玻璃只能出现于中国。冶铸金属虽是各地都有的常见因素,却只有存在玉石业的地方才能在它的启发下搞出铸玉法的玻璃。这一方法只在我国古籍上有所记载。砂釉对于古埃及等地是常见因素,源釉说有一定的适用范围。金属渣对于世界各地都是常见因素,任一地方都有可能在它的启发下独创炼石法玻璃业,只是事实上有“流产”等等具体情况。当今世界上的玻璃j业以宝石为原料者甚少,主要是用石英类矿石和石英砂(往往是两者并用)。所以玻璃史的长河主要是由两条支流汇合起来的:一条是源于渣的炼石法玻璃史,另—·条是源于釉的熔砂法玻璃史。至于两条支流的汇合时间,其支流存在或不存在的具体情况,都是因地而异的;唯我国玻璃史支流齐全,最为丰富多彩o⑩《玻璃》(北京人民出版社)。⑩见《光明日报》1983年1、月28日载新华社d匕京1983年11月27日讯。·lQ2·

文章来源:《硅酸盐学报》 网址: http://www.gsyxbzz.cn/qikandaodu/2020/1009/338.html



上一篇:硅酸盐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前沿扫描六则

硅酸盐学报投稿 | 硅酸盐学报编辑部| 硅酸盐学报版面费 | 硅酸盐学报论文发表 | 硅酸盐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硅酸盐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